緊張(1)
- chehistory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寫依篇之時,2025DSE 已經考完,2026DSE 都上咗第一堂。數吓手指2015DSE 係我執教嘅第一年,換言之,2026DSE 已經係我第十一屆學生。我唔知可唔可以咁計,因為中間2016 及2017 依兩年我無點收過學生,個人都渾渾噩噩過日子。啱啱Check 返打二戰而停辦咗兩屆奧運會(第12及第13屆),奧委會都無停止計落去,1948 年倫敦奧運係第13 屆。咁所以我話2026DSE 係我第十一屆學生都唔過份。唔知點解國際社會咁計,可能歲月不饒人吧?就算無搞奧運,時間過咗去就返唔到轉頭,大概是這樣吧。
有啲人話教書教得耐係會習慣,甚至係失去教育熱誠。就似啲人做邊行會唔想收工接觸返嗰行嘅任何事,即係我做麥當勞,就唔會收工再食麥當勞。返工仲食唔夠?我唔排除自己多或少都出現依種消耗,無可否認教某啲內容嗰陣,我個心都有預設會點樣講,或者學生反應大概是點樣。於是近年我都無咩點講1914 年6 月28 號依個gag,或者有啲位覺得唔需要講得太仔細(完全係個自私嘅態度,因為同一條題目我講咗100 次,只限於我認識了100 次,對學生嚟講有機會係第一次、第二次、第三次),依單嘢都可以話係教學盲點。假設咗學生能夠與我同步. . . 跟唔上就諗對方點解講極唔明。事實上,幾分鐘就明白咩係一果多因,點樣判別兩極化與比較題,並唔係一件容易嘅事。反過來講,想當年我都試過測驗判錯題落得5/15 下場,我又點樣要求學生一點就明?何況. . . 佢哋講吓明已經係好厲害,又邊需要補我呢?
我相信人都係希望有進步,我都不甘停留。有陣時原地踏步都係一種退步。趁考完2025DSE 我偷咗一個星期時間去旅行,旅程期間買咗本簿準備吓嚟緊上堂嘅嘢。我諗自己上咗無500 堂都有100 堂,仲有咩需要準備?依個又係無知嘅諗法。有陣時我知道自己講嘅例子未必係咁到位,亦都知道自己係個粗心大意嘅事,有啲細節、有啲轉折,係需要事前諗吓先. . . 過場夾硬定係好順,就真係差依幾分毫。或者無人會在意,可能學生都唔太在乎依啲「色水嘢」?諗返起好幾年前睇過一套戲,其中一句係「當一件事做到極致,咁就係藝術」。我唔敢講咩教學理念,講咩生命影響生命咁有份量嘅說話。只係用資本主義角度去睇,學生比得1,000 蚊學費,我就應該付出返值1,000 蚊嘅教學質素,應份的、需要的,稍為有些少職業操守應如此行。
唔知舊生睇到我寫依幾行有咩感受?係咪Chester 不再熱血、唔再講理想,份人變得現實?可能是,但我對學生嘅心係無變過。熱血嘅係我內心、青春嘅係你哋,起學校大計從來都唔會係一句口號、亦唔係一個空想。
單係我上第一堂額頭爆汗,手心多汗到滴水
我就知道. . . 我就知道
我還就是那個我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