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識朋友(4)

時間真係過得好快,不經不覺2026 Regular 就已經上完第一期,即係一個月過去了。望返轉頭第一篇講「緊張」,去到今日講「識朋友」,頂多都係30 日嘅事。但嚴格上嚟講,就算出席哂咁多堂都係90 分鐘x 4堂= 360 分鐘。短短認識咗360 分鐘,又到底可以有幾深入呢?果然,依家補習唔剩係得線上,線下WhatsApp、IG 或YouTube 嘅交流都計算在內。咁似乎,我哋又好似認識咗好耐好耐,係好老友咁樣啦喎?


見寫開幾順,容我再講多幾句。今年Regular 開始唔算好順利,我意思係收生情況唔算好理想,有陣時唔係車老師我做咗咩嘢導致結果,而係環境唔同都有所影響。大概係因為大型補習社出現歷史科老師(已經好耐大型補習社有教歷史科嘅老師啦),亦都可能係Thread 興起與IG 演算法嘅改變吧,總之我就好耐都無收過新學生了。問我緊唔緊張,緊張點都有啲嘅。始終補習係一份工作嚟,賺錢係必然、必須。之但係,點樣賺錢、用咩方式去教學,依個係選擇。


商業同教育兩條線真係好難拿捏。


我唔會話自己係個好清高嘅人,亦都唔相信自己不吃人間煙火。但有得揀嘅前題下,我都仍然會忠於自己。有啲人會講咁樣做係懶係有性格,但回到最初的起點,唔入學校教書就係想實踐理念。仲有本錢去燒,仲有學生喺課室出現,仲未窮到不能生活。似乎,仲可以行落去?


言歸正傳,我唔知學生嚟到CheHistory 補習係有咩體驗,但可以做到的話我係想完美嘅體驗。各位唔單止嚟上堂學到嘢,至少都要成績有進步有知識袋到入腦之中。同時間更希望不止於嚟上堂咁簡單,車老師總覺得歷史科同其他科唔同,可以話係人文精神,但我唔賣弄概念,只係覺得同生活有一程度掛勾。唔係邊到嚟咁多「生活化例子」?無好特別刻意咁去諗,輕輕就諗起來了。既然係同「人」有關,就諗課堂嗰陣能唔能夠將老師同學生連結起來,誇張啲,學生同學生之間都可以有認識。Thats why Cherendipity(Camp) 依個組織出現. . .


一直以嚟我都希望自己係個出色嘅補習老師,可以做嘅包括上堂前做多啲準備我會做(第一篇「緊張」提及過吧),筆記排過版變彩色(不過今年真係無咩錢,所以印咗黑白),甚至學生有唔明想問有咩功課想交都盡快答(真係盡咗力,但我WhatsApp 唔係247 吧. . .)。終點很遠唔緊要,但我唔會放棄前進,我相信自己所做嘅都有價值,我相信自己做嘅事都正確,至少我對得住自己. . . :P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